大家好,今天乐乐和大家聊一聊:宋徽宗赵佶夜砸党人碑。 赵挺之自从辞去右相之后,心里痛恨蔡京,每当与过去的同事、朋友闲聊,必谈蔡京的种种恶行。户部尚书刘逵与他是莫逆之交,也常对蔡京口出怨言,声言有朝一日如果得志,一定要上本弹劾蔡京。 崇宁五年,春正月,天上出现彗星。赵佶以为又是上天示警,心里非常恐惧。赵挺之和吴居厚乘机请求赵佶下诏求言。赵佶准奏,并提拔吴居厚为门下侍郎,刘逵为中书侍郎。 刘逵上疏,请求毁掉元祐党人碑,放宽禁令。赵佶准奏,半夜的时候,派人到朝堂砸毁了元祐党人碑。第二天,蔡京上朝,见元祐党人碑被砸,质问赵佶是么回事。 赵佶说:“朕因上天示警,想要宽大政令,所以派人把党人碑毁了。”蔡京大声抗议:“碑可毁,但是名不可灭!”大臣们都耳闻蔡京对皇上吼叫声赵佶怒容陡现,看了蔡京一眼,并未出声,似乎对蔡京有所忌惮,且到了敢怒而不敢言的地步。 退朝之后,刘逵立即上疏弹劾蔡京,说蔡京专横,目无君上,党同伐异,陷害忠良,大兴土木,浪费国家钱财,败国扰民,罪不可赦。请求免去蔡京的宰相之职。 赵佶有些犹豫不决。司天监奏称,慧星白天出现,这是不祥的预兆,陛下在行动上如果没有任何表示,恐怕会触天怒。 赵佶有些害怕了,下诏赦免一切党人,尽还所徙;暂停崇宁年间颁行的各种法律及诸州岁贡的物资;免蔡京为太乙宫使,仍留居京师;重新任命赵挺之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挺之入朝谢恩时,赵佶对他说:“你经常说蔡京当政,有悖常理扰民虐民,朕仔细地审视过,果然如你所言,你今后可要尽心辅佐朕啊!“ 赵挺之俯首听命。从此,赵挺之和刘逵同心辅政,对蔡京推行的悖理虐民的事情,二人都进行了改正,天下稍得到安定。 次日临朝,赵佶对大臣们说,朝廷不应与邻国发生磨擦,要知道,衅端一开,兵祸连年,天下生灵涂炭,这不是人主的爱民之意,也不是人主想要看到的事情,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见解,不妨直说。 赵挺之乘机说,宋朝与西夏的战争已经打了数年,至今仍然还在打,国家财政已不堪负重,边境的百姓也深受其害,不如同意西夏求和的建议,停止战争。 赵佶点头同意,并叫赵挺之去拟定具体方案,然后报批实行。赵挺之退回班中,身后竟传来一阵窃笑,原来,蔡京虽罢,其党羽仍有很多位列朝班,他们当然不会附会赵挺之的意见。 次日,赵佶接受赵挺之和刘逵的建议,罢五路经制司,黜退陶节夫,改任知洪州。并派使臣劝谕夏王。夏王答应罢兵,两国重修和好,边境百姓才得安宁。蔡京罢相之后,对刘逵恨之入骨,一直在暗中活动,欲扳到赵挺之,刘逵两人,谋求恢复相位。 这一天,他秘密召集私党密商。御史余深、石公弼两人说,皇上刚刚重用赵、刘两贼,要扳倒他们两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蔡京似乎很有信心,说事在人为,并说有办法。大家问他有何良策。蔡京说,请宦官给郑贵妃进言,拉拢郑居中,向皇上进言。 并解释说:“皇上虽然一时听信奸言,罢了老夫的相位,但对老夫的信任并没有完全消除,只要有人说几句好话,仍然会恢复对老夫的信任。赵挺之、刘逵两人做事中规中矩,时间长了,皇上一定会不乐意,到时就会想念老夫,你们疏通好郑贵妃、郑居中两方面的关系,乘机弹劾赵挺之、刘逵,一切就水到渠成。” 郑贵妃是开封人,父亲郑绅曾做外官。她生得美丽、聪慧,自小选进宫中侍奉向太后。向太后喜欢她秀外慧中,命她做了内侍领班。赵估在端王邸时,每天进宫给向太后请安,总是她代为传报,并由她和另外一名领班王女陪侍,二人小心谨慎,善于奉承,赵佶见她们言语伶俐,容貌娇艳,心中十分爱悦。 虽碍着宫禁森严,不能搂在怀中销魂,难免有眉来眼去、言语调情的时候。久而久之感情日益加深,有时在向太后面前也有所流露。向太后也有所觉察,但见他们并无淫乱的行为,也没有禁止。 赵佶即位之后,向太后便把郑、王二女赐给赵佶,让他们以偿夙愿。赵佶先封郑女为贵人,很快又晋封为贵妃。王皇后见郑女能书能文,书体娟秀,文辞藻丽,对她也是另眼相看。 郑居中现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是郑贵妃的远族,自称是郑贵妃的从兄弟。郑贵妃因为母族人丁不旺,想倚重郑居中,在赵佶面前美言,使得郑居中得到赵佶的信任。 蔡京的私党领了妙计,立即行动起来,一面买通内侍疏通郑贵妃,让郑贵妃在皇上面前进言赞誉蔡京,一面重金贿赂郑居中,请他奏请皇上,让蔡京官复原职。 郑居中觉得,如果自己先奏,万一不答应,就弄成了夹生饭,再要重来就难了,于是叫余深先上奏疏,由他来敲边鼓,这样把握性更大。 余深果然上疏替蔡京申辩,说蔡京为政,禀承的是圣上的意旨,从来没有私自擅改什么法令。刘逵妄加指斥,罢免蔡京及一切绍述的政策,有失绍述的本意。 赵佶看了余深的奏疏,不住地点头,大有赞许之意。郑贵妃将这些看在眼里,乘机替蔡京求情说:“蔡相公执政的时候,就臣妾看来,实在未尝私用己见,都是禀承圣旨行事。他对绍述之政,有功无过。”你说的也有道理。”郑贵妃见赵佶心意已动,不再多言,密使人将这个情况转告给郑居中。 次日,郑居中入朝奏请说,“陛下即位以来,一切建树,都是学校礼乐,居养安济等法,上足以利国,下足以裕民,怎么能说是逆天背人呢?赵估点点头,表示赞同。郑居中见赵佶点头赞许,更直接地说:“臣恳求陛下要顾全绍述的初志,不要中途而废,以致前功尽弃而累了陛下的圣明。” 赵佶听郑居中说得情真意切,也有感触,便怀疑赵挺之、刘逵两人极力攻讦蔡京,可能夹杂了个人恩怨,于是有了起用蔡京之意。 蔡京觉得时机成熟,立即吩咐余深等人上疏弹赵挺之、刘逵两人。 余深等人连夜写成奏疏,联名弹劾刘逵破坏绍述,导致国家大政反复无常,且还凌蔑同僚,引用邪党,为朝廷之大恶。这一道弹劾状,就是赵挺之、刘逵的催命符。赵佶下诏,贬刘達知毫州,罢赵挺之为观文殿大学土祐神观使。 蔡京再次出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重新上任后,奏请改元,于是,崇宁六年改为大观元年(年),继续推行崇宁新法。吴居厚也因赵、刘二人受到牵连被免职。蔡京的同党何执中则为中书侍郎,邓洵武、梁子美任尚书左右丞。 郑居中于蔡京复相出了不少力,满指望得到回报,蔡京也有这个打算,保荐他任同知枢密院事。 有个叫黄经臣的内侍,平时与郑居中有矛盾,知道郑居中在蔡京复位的过程中得到不少好处,故意使坏,跑去密奏郑贵妃,说本朝外戚,从未预政,贵妃应以亲嫌谏阻外戚与政,借彰美德。 郑贵妃此时身份显贵,不一定要依赖郑居中,也想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听了黄经臣之言,果然劝阻郑居中升职一事。 赵佶对郑贵妃是百般宠爱,她的话当然要听,而且这还是一件替贵妃彰显美德之事,他就更应该如她所请了。于是收回成命,改任郑居中为太乙宫使。 郑居中再托蔡京从中斡旋蔡京再次找赵佶,说枢密是掌管军事的,不是三省执政,没必要避亲。依他的说法,政权不能交给外戚,兵权交给外戚并无不可。 蔡京的说词,并没有打动赵佶。郑居中见蔡京没有给一个满意的答复,怀疑蔡京没有尽力,暗暗地就恨上了蔡京,背地里有了怨言。蔡京虽然有所耳闻,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是自己失信于人,只好任由他说,装做没有听见。 今天乐乐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更多历史趣闻,请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