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国东北方向的一个弹丸小国,国名还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给赐的,几千年以来一直处于中国下风,但是日本抓住了反超的机会。日本19世纪60年代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进行明治维新改革,清朝此时也在如火如荼展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可是两个国家的改革呈现了不一样的效果,日本的改革成功,可以批量生产坦克、飞机、潜艇等先进武器,中国的改革失败,被日本和西方国家远远甩到身后。 日本就算再先进发达,国土面积也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只是云南省一个省的大小,贪婪的他们就把眼光放到地大物博的中国身上。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清政府对日本认识不足,以为他还是过去的小国没引起足够重视并消减军费预算,北洋水师虽然是清朝最好的军队,但军费不足、内部贪污腐败、军纪涣散等问题造成清朝输了甲午战争。 清政府输掉甲午战争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需要赔付2.3亿两库平银,要知道当时日本的财政收入才万日元,日本吃到的清政府赔款比他们财政收入还多,他们的野心越来越大,促成了侵华战争爆发。 年,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东北仅过一年全境沦陷,日本人光是占领了东北这块地还不够,他们还想把日本文化思想移植到中国人大脑里。 当时的日本首相广田弘毅计划20年内向东北移民万日本人,截止至日本战败投降,有万日本人移民到东北,这些人是贫民、退伍军人、商人,组成“开拓团”分批一起到的东北,他们到了东北后就强占东北人的土地,造成多万东北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使得他们冻死饿死。 “开拓团”的意思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开拓团并不是简简单单生活在东北的日本人而已,他们是“不穿军服的侵略者”,按照日本军队的模式,配有火炮和机关枪等武器。 日本人低估了中国人的抗战决心,东北和中国各地一直都有爱国人士在抵抗他们入侵,最终浴血奋战14年将他们赶出中国。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即日起日本人就要放下武器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开拓团的人也要回去。 开拓团在中国14年,脚步已经分布到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最主要的还是分布在东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数达90%,这些他拖家带口很不方便撤离,日本有的极端分子为了尽快让开拓团撤离,杀掉团里拖累行程的妇孺,还有的父母为了自己尽快回国将孩子抛弃在中国火车站,据统计有4-0名日本幼儿被遗弃在中国。 日本遗孤运气不好的饿死在野外或者被猛兽吃掉,运气好的被开明的中国家庭收留,运气好的还是占大多数,尽管他们的父母同胞与中国人有血海深仇,但善良的中国人还是化解恩怨收养了他们,这些被收养的孩子有不少成为了中日友谊的桥梁。 中岛幼八是一个年出生的东京人,仅1岁就随父母、姐姐来到牡丹江宁安县,三年后他的父母撤离没有带走熟睡的他,等他醒来一看已经被中国妇女孙振琴收养。孙振琴给他改了一个中国名字——陈庆和,小名来福,对他视如己出,改嫁过3任丈夫都没有把他抛弃。 中岛幼八16岁回到日本见到了生母,并适应了日本的生活,年他放弃高薪职业进入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用自己的余生促进中日友谊,年写了一本回忆录《何有此生》,在书中感谢孙振琴和其他中国人对他的养育之情。 战争一旦爆发,最受苦的就是两国无辜的老百姓,与其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还不如坐在一起和平共处共同合作发展,这才是能让两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最好的办法。 日本人残害了中国人,中国人却用友善的心帮他们照顾孩子,这种博大的胸怀不是其他国家的人能拥有的,那么中国人是怎么养育这些日本遗孤呢?就跟随文中提到的《何有此生》去看看,这本书分为27章,一半讲述中岛幼八作为众多日本遗孤的缩影是怎么滞留在中国,并被中国家庭收养,后半部分讲述他回到日本经历的事。 《何有此生》日文版上市后三个月内加印两次,被NHK、朝日新闻、东京新闻、民网、人民日报等中日媒体深度报道过,《朝日新闻》评价这本书:“《何有此生》饱含深情,传递出中国人的温暖。”如果你想了解日本遗孤那段历史,以及他们为中日和平做了什么就点击下方链接购买《何有此生》,这本书原价95元,现在只要55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2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