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现代)

文章分类

历史奇文

文章字数

字,阅读约5分钟

时代的一粒沙子,落在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每当翻阅历史,我都不禁感叹,文字的确有雷霆万钧之力。几句轻描淡写的行话,可能道出一代人的无奈。在时代面前,个人力量真的弱如虫子。

战争是历史冲突和矛盾的集中爆发。

曾经,一则“为吸引日本投资,帮助侵华日军立碑”的消息引发热议。也让方正县进入公众视野,备受争议。更有人将其视为“汉奸县”。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或许事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日本先驱者死难名单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方正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证据支持的人类生活痕迹。

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的方正县,和东北许多地方一样,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历朝历代都不是人烟稠密的地方,基本上是人烟稀少。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力大为提升,弹丸之地再也无法承受帝国主义的巨大野心。在日本人眼里,东北关外大片土地就像肥肉,他们想赶紧吞下去。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广袤的黑土地,建立了臭名昭著的“伪满洲国”。

在日本人眼中,他们对东北“寄予厚望”。他们掠夺自然资源,高压统治东北,甚至一度准备迁都长春。

为了更好地“同化”中国东北居民,日本官方极力鼓励日本人搬到“伪满洲国”居住。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许多日本居民无法生存,迁往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谋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日本的底层人民。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日本开拓团”。

年,日军被压倒性打败,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根本得不到照顾,所以当时滞留在方正县的日本人有多人。后来,他们遭遇饥荒和寒潮。其中有五千多人饿死,暴露尸体在旷野。创始人们埋葬这些尸体是出于人性的精神。这就是《日本拓荒者名录》的由来。

在沸沸扬扬的舆论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方正县立着两座纪念碑,一座是“死难日本先驱名录”,一座是“死难中国养父母名录”。

时间回溯到年,滞留在方正县的日本人中有很多年幼的孩子,其中很多是孤儿。如何对待这些孩子,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时的方正人也是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收养日本孩子的,所以很多年后,日本人立碑纪念中国养父母,对他们不顾怨恨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至于“立碑是为了招商引资”的说法,不过是无端猜测。

、战争中的人民

要不要立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显然,“修碑风波”给方正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事后,不仅纪念碑被拆除,而且成为一些人眼中的“汉奸县”,当地普通民众不得不面临歧视。

个人在战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社会学问题。从宏观上看,战争犹如巨浪。不管个人喜欢与否,他们都会把你牵扯进来。你只能被迫承担战争赋予你的角色。从微观上看,战争是个体。无论它的规模有多大,都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没有人没有战争。

说到战争中的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军人。他们似乎是战争中的主角。他们亲手在战场上终结对手的生命,是战争残酷的重要体现。然而,真正的战争主角应该是最普通的民众。他们的流离失所,颠沛流离,颠沛流离,惊慌失措,是战争带给这个时代最常见的故事。

在方正县的故事中,日本开拓团大多是日本底层的。他们可能无法在日本生活,也可能是被日本侵略者忽悠,举家长途跋涉迁徙到中国东北开始新的生活。

他们不是军人,也不是持枪的侵略者,但客观上,他们仍然是日本侵华的一部分,是日本人“同化中国”计划的一部分。

对于方正县的普通百姓来说,不可能不痛恨日军的侵略。相反,东北人民是受日本人压迫时间最长,最严重的人民。但是,看着这些日本人冻死,饿死在旷野,看着懵懂无知的日本孩子们迷茫,不知所措,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记住战争,而不是仇恨

现在,每年的九月三十日,国庆节的前一天,我们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贡献生命的先烈们。

战争是极其残酷的,给个人,民族和时代都造成了巨大创伤。这一创伤已深深铭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把战争历史写进教科书,写进民族的记忆,就是要牢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更加珍惜和平,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被铭记的是战争,而不是仇恨。俗话说得好,是到了互相报仇的时候了。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源于利益,战争的残酷必然导致刻骨铭心的仇恨。

然而,仇恨就像一朵美丽的罂粟花,会吸引观看它的人坠入黑暗的深渊。如果我们对战争的记忆是仇恨而不是反思,那么必然会引发更多的冲突,争端甚至战争。届时,无论哪一方,都将是输家,都将受到战争的摧残和伤害。

摘要:

曾有外国人不解地问中国朋友,你们为什么保留民族伤痛的记忆,不肯忘记?原因很简单,疼得太疼了!“落后就要挨打”,对外国人来说只是一句谚语,但对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板子打在身上,是皮开肉绽的记忆。

珍爱和平,不必紧闭双手虔诚祈祷和平降临人间,而要保持必要的威慑力。你们要像中华民族的祖先一样,筑起雄伟的万里长城,为民族的发展筑起坚实的硬屏障。只有怀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我,我必犯”的信心,你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这里是《玲秀那的纪实》,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75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