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m.39.net/pf/a_6169124.html 年10月19日,秋雨连绵,寒意彻骨,西征归来的东北抗联五军一师,百余名官兵,衣衫褴褛,露宿在刁翎三家子屯附近,柞木岗山下的乌斯浑河西岸. 为了防止战士们失温,师长关书范命令,拢起几堆篝火驱寒. 没想到的是,被路经此地的汉奸葛海禄(抗联八军叛徒)发现告密. 日酋熊谷大佐连夜纠集一千多人,悄悄地埋伏在抗联一师驻地附近. 20日拂晓,乌斯浑河水暴涨,关师长命令谙识水性的朝鲜族参谋金世峰,先行泅水探路,然后把妇女团仅剩的八名女战士带过去,大部队在后面掩护. 正当金世峰下水凫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枪炮声大作,敌人从三面向抗联一师展开围攻. 抗联官兵殊死抵抗,无奈敌强我弱,不得不边打边撒向,西面柞木岗密林. 正当日伪军志得意满,全力追击的时候,不料他们的侧后方响起了,打乱其作战部署的枪声. 原来,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正隐蔽在河边的柳条从里.看到抗联部队被敌人追杀,主动开火牵制.只希望自己的师长和战友能够乘势突围,丝毫不去想她们暴露的后果. 柞木岗上的战友为她们的行为感动,两次冒死冲下山来,想带她们一起走,怎奈在敌人的密集火网下,只能徒増伤亡. “冲出去,不要管我们!保住手中枪!抗日到底!”… 八女的齐声呐喊,是他们留给战友们的最后的声音受其鼓舞的抗联一师,最终成功突围而去.恼羞成怒的日伪军,转过头来,倾其全部,向八女所在的柳条丛扑了过来. 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弹尽援绝的八名女战士,从容地搀扶起负伤的战友,毅然转身,手拉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激流滚滚的乌斯浑河…… 她们都不会游水,为什么还义无反顾地选择投江?相信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八名女战士不愿被俘受辱,她们选择了最有尊严的死亡! 她们当中,冷云最大23岁,最小的王惠民仅仅只有13岁. 这悲壮的一暮,被趴倒在河东岸草丛里,中弹负伤的金世峰所目睹,他为自己手无寸铁,无力挽救冷云他们,而挥泪捶胸!同样看到这场景的,还有河西岸被八女宁死不屈的壮举,所深深震憾,呆若木鸡的日军守备队和伪军.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八女舍命相救的师长关书范,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爱将,突围回来后,竟丧失信仰,暗通日寇.被周及时发现,交由临时军事法庭审判,执行死刑! 关于“八女投江”,周保中曾在日记中写道“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年2月,金世峰和爱人朴正熙跟随吉东省委秘书长姚新一,带领十几人的小分队,赴方正县省委秘书处旧址,转移重要文件和器材. 在返回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密营的途中,忽然与大批日伪军遭遇.除了金世峰裹伤突围外,自姚新一(冷云的革命引路人,王一知的老师)以下10余人,全部英勇战死 秘书胥杰(王一知前任丈夫),本来已突围出来,忽然想起总指挥周保中的部分《抗日游击日记》,还埋在包围圈里的大树下,不顾一切回去取时,中枪牺性. 金世峰的爱人朴正熙,也永远地倒在了皑皑白雪上.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朝鲜劳动党的初期党员,朴正熙还是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他们是抗联的秀才和文胆,第二路军的精华,周保中的自责,金世峰的痛苦可想而知. 后来,金世峰与部队失散.为了生存,他隐姓埋名,改名叫金尚杰,从黑龙江辗转流落到了吉林郊区,从此务农为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汉奸、叛徒葛海禄被公审枪毙. 解放后,金世峰曾向有关部门,提供了“八女投江”的具体牺牲地点;他的口述回忆录发表在当时的《黑龙江日报》上. 年,金世峰病逝. 年,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乌斯浑河畔,冷云等八名女烈士殉难地遗址旁,修建了标芳“八女投江”的纪念碑…… 抗联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烈士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冷云`(右二)和同学合影八位女烈士遗相八女投江(油画)八女殉难地耸立的纪念碑八女投江的电影吉东省委秘书长姚新一烈士周保中的妻子周保中的部分《东北抗日游击日记》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89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