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石油资源的储量与分布黑龙江省国土地下具有良好的石油、天然气蕴藏条件,共有沉积盆地10个,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其中松辽盆地北部在黑龙江省境内含油盆地面积就有12万平方公里,其余主要在三江平原,依兰一舒兰地垫(本省方正县、依兰县一带)等地区。目前已发现并投入开发的只有松辽盆地北部的大庆油田。大庆油田于年发现,年投入开发,是我国曾经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油田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海拉尔等油气田组成。大庆油田的发现,为建国之初的新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中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为中国的工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分析,松嫩平原所在的松辽盆地地质特征演变复杂。在古生代时期,黑龙江地区是内蒙古一吉黑窄大洋,到二迭纪末的海西运动时期,窄大洋始封闭成摺皱带,中生代前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方向猛烈俯冲,使地幔拱起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壳断裂和北西向的大断裂为这里形成沉积盆地提提供了先决条件。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由于太平洋极块的继续俯冲,大陆受北西一东南方向拉张力的影响,大部分断裂地区转为裂陷,从而使松辽盆地开始了中生代以来发生和发展的历史。1亿4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个松嫩大湖。侏罗纪后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使湖中岸.四周繁育了大量的中生代生物:高几丈的裸子植物,长十几米的巨大恐龙,体长微小的方形虫和鱼类。大量的生物有机残体淤积在湖底成为丰富的生油物质。亿万年的沉积和地质构造运动终于使这个大湖区形成了深达米的沉积物,沉积物中的有机体在高压高温和封闭缺氧等生油条件下变成了巨量的石油微滴,储藏在砂岩孔隙里。中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运动使松辽盆地不断发生褶皱和断裂,逐渐产生了把这些石油微滴运移聚储起来的条件,形成了现在已经发现了的油田.。根据目前的研究,松嫩平原所在的松辽盆地生油岩层闭合面积高度米,总面积达平方公里。生油岩层总体积立方公里。总生油量可达-亿吨,按10%的聚集系数计算,总聚集量约为80-90亿吨。根据新的寻找天然气的理论,松辽盆地深层和浅层都具有生气集气条件,天然气储量前景可在万亿立方米以上。在省内其他沉积盆地,已经初步勘探发现三江平原、依兰一舒兰地堑等很多地区都有油气显示.。这些地区将是本省石油储量接替地区。其石油资源将进一步被探明和开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8917.html |